家教日记 更多
南京家教:青少年怎样增强记忆力
2023-03-27
2025年1月18日南京家教物理辅导信息4
2025-01-18
南师大家教网2025年1月15日线上辅导信息1
2025-01-15
南师大家教网2025年1月11日秦淮区信息2
2025-01-11
2025年1月9日南京一对一网络辅导信息2
2025-01-09
南师大家教网2025年1月7日小学辅导信息二
2025-01-07
2025年1月3日南京家教雨花区家教信息2
2025-01-03
南师大家教网2024年12月31日家教信息2
2024-12-31
2024年12月27日南师大家教网鼓楼区信息2
2024-12-27
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
发表日期:2024-01-19 11:01:35 | 作者: 作者: | 电话:170-5125-2009 | 累计浏览:
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
原子与分子
1.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,由质子、中子和电子组成。
2.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。
3.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结合而成的物质。
4.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化学反应的过程,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。
物质的分类
1. 纯物质:由同种类型的原子或分子组成,包括元素和化合物。
2. 混合物:由不同种类的粒子组成,可以分为均匀混合物(溶液)和非均匀混合物(悬浮液和胶体)。
化学变化
1. 化学反应:原有物质被转化为新物质的过程。
2. 反应物: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。
3. 生成物: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新物质。
4. 燃烧反应: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,产生热能和光能。
离子与化合物
1.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,可以是正离子(阳离子)或负离子(阴离子)。
2.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化学结合而成的物质。
3. 离子键:由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力所形成的化学键。
4. 共价键:由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。
溶液和溶解
1.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。
2. 溶质是能够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。
3. 溶解度是单位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溶质量。
4.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已经达到最大溶解度的溶液。
酸碱与中和反应
1. 酸是能够产生H+离子的物质,常见的酸有盐酸、硫酸。
2. 碱是能够产生OH-离子的物质,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、氢氧化钙。
3. pH值用于表示溶液的酸碱程度,范围从0到14。
4.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。
氧化与还原反应
1.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的过程,常见的氧化反应有燃烧反应。
2. 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氧元素或获得电子的过程。
3. 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,还原剂是指能够给予电子的物质。
4. 氧化还原反应需要同时存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。
化学能与化学反应速率
1. 化学能是化学反应中能够释放或吸收的能量。
2. 速率是指化学反应每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。
3.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、浓度、触媒和表面积等。
4. 高温、高浓度、合适的触媒和大表面积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。
电流与化学电池
1.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。
2. 化学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,包括原电池和可充电电池。
3. 原电池是一次性使用的电池,可充电电池可以反复充电和放电。
4. 电池的极性决定了电流的方向,正极是正极性,负极是负极性。
这是初三化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,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!